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其五 北宋 · 徐积
七言排律 押先韵
一夜五宫星茫然,投壶笑电挥赤鞭。
何物变为淮上雪,馀花散入江南天。
东家乞火温稚子,西邻赊酒娱高年。
樵翁头上笠戴月,渔父手中帆卷笺。
庾子贞家但寻菜,鲍通直辈弥矜鲜。
卞郎方弄杯杓,浙帅已亡羊髀肩。
当门正好张敝席,隔篱可笑窥华旃。
最是珊珊上楼佩,恰如冉冉升空仙。
牵牛童儿饮河汉,扶犁老子耕云烟。
漫翁何处拾瑶草,自有梅花大庾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一百七十一 庾黔娄(父在家病黔娄每心惊即弃官归医云尝粪可知差剧每取粪尝之)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惊心已云异,尝粪不妨难。
庾令何为者,凭君着眼看。
舟次峡江 元末明初 · 郭钰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上晚晴好,临行复舣舟。
雨龙归大秀,水鸟度巴邱。
公瑾人中杰,子贞方外游。
时危论出处,吾道莽悠悠。
罗伯刚赠栖碧山尊师 元末明初 · 郭钰
子真骑鲸上天去,山中碧桃开几度。
昆明灰尽始逢君,到今独守烧丹处。
闻君早岁神骨清,手援北斗挂中庭。
铜仙夜送玉盘露,孤月烱烱秋冥冥。
碧山清高隔风雨,不省人间暗尘雾。
酒杯春绿浸瑶花,棋局午阴团柰树
我思子贞不可扳,欲往从君勘大还。
仙人不借绿玉杖,只隔流水行路难。
行路之难今最苦,山鬼跳梁一足舞。
苍精双龙閟神光,待君不来白日暮。
何当为启松筠关,一洗尘土开容颜。
鹤背天风甚安稳,携我更上蓬莱山
与子瓒之书 南朝宋 · 王裕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
瓒吾欲使汝处不竞之地(《南齐书·王秀之传》。秀之,性贞正徐羡之傅亮当朝,不与来往,及致仕,隐吴兴、与子瓒之书。)
范云五月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二
追远兴悼,常情所笃;
况问望斯在,事深朝寄者乎?
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霄城侯云,器范贞正,思怀经远,爰初立志,素履有闻。
脱巾来仕,清绩仍著,褒务登朝,具瞻惟允。
绸缪翊赞,义简朕心,虽勤非负靮,而旧同论讲,方骋远途,永毗庶政,奄致丧殒,伤悼于怀。
宜加命秩,式备徽典。
可追赠侍中、卫将军仆射、侯如故。
并给鼓吹一部(《梁书·范云传》)
谥孔休源诏(四年五月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三
慎终追远,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
惠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监扬州孔休源,风业贞正,雅量冲邈,升建礼,誉重搢绅,理务神州,化覃歌咏,方兴仁寿,穆是彝伦,奄然永逝,倍用悲恻。
可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赙第一材一具,布五十匹,钱五万,蜡二百斤,克日举哀,丧事所须,随便资给,谥曰贞子(《梁书·孔休源传》)
七励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一
藏名外臣,体道好异。
遁迹埋影,刬心人事。
任性于蓼水之侧,放心于自得之场。
情苞六合,德贯九方。
岩栖谷饮,绝际濠梁
于是寂镜公子闻而往说,乃飞车翠盖,翔驾绛螭,丹旌凤转,碧幔云移。
映玉轪之绮靡,照银车之陆离。
九峤之夐阻,历五曲之巑危。
路入阆风,道经通谷
桥涂泱漭,路林萧肃。
石磴穹窿,松关重复。
羊肠望断,邃路迂馀。
攀林税驾,乃遇藏名之所居。
其居则藓苔没砌,幄叶斜林。
千峰杳顶,万仞悬深。
南危碧流,北障芳林。
左萦重陆,右背高岑。
烟霞罩日,石涧笼阴。
声音百籁,响弄千禽。
寂镜公子曰,盖闻智者不怀道没志,遗俗埋名。
迷邦碎宝,却粒辞荣。
今欲说子以默语之术,宁欲闻乎?
藏名曰,仆虽幽栖,远纡名德,宁忘洁己,以受至言。
公子曰。
夫怡情托体,寔寄闲宫,跨危楼于枍诣,挂日景于迎风。
玩灵华于仙掌,度窈窕于飞虹。
金枝照曜,玉壁玲珑。
文窗洞右,飞合陵东。
桂柱通光,雄梁亘日。
璧镜钮悬,抽并出。
中宿锦筵,长廊周密
青钱碧影,金墀玉律。
冬闺温煦,夏室含霜。
图以珍怪,画以祯祥。
琼茅秋花,绿蕙春香。
植宜男于粉阁,树君子于椒房
回风烟于璇题,垂珠玑于玉箱。
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乃登陟游践,望远通疏。
擢素藕于石镜,搴蔓草于康衢。
荆山之琢玉,似随水之弄珠。
若斯宫之闲丽,子能与我而共居?
外臣曰,仆游心蓬苇,未暇斯处。
公子曰。
夫靓妆严服,托体必嘉。
五丝擅美,独玺称华。
组帷□粲,彩缇含葩。
丹墀聚叶,缕槛飞花。
至如稷下缝掖,泗上章甫。
雉缉霜鲜,秦丝园缕。
凤色龙分,鸳文鹄聚。
雕纷瑶席,绮饰琼佩。
齐都滑石,南海玳瑁。
散似缀珠,离如并缋。
蜘蛛弄巧,越女调枢。
夏则桃笙竹席,冬则青管金须。
温丽琼台华承寝。
当户之縠,大文之锦。
华蒲萄之绮衾,丽芬若之丹枕。
金苏翠幄,玉案象床。
子能从我,乐此芬芳。
外臣曰,带索披裘,自得山性,雕章丽服,未敢攸同。
公子曰,五饪调神,三芝辅性
用康仁寿,以弘贞正
乃使有伊之徒,调尝鼎味。
九州珍杂,八方丰贵。
名廉天地之声,肴竭山海之味。
蝉鸣秋稻,燕颔玉精。
离红之脍,勺药之羹。
蒙山擅重,灌水传声。
桂蠹石琼,龙胎凤肺
四膳八珍,五肉七菜。
累似谷杂,切均鲜绘。
色若紫兰,纷如红綷。
若乃越梅变实,楚醴方添。
陈晨凫之美味,荐巂燕之肥甜。
洗以三危之露水,调以大夏之香盐。
霜薤沸烈,露葵繁舒。
芳菰之菜,白霜之茹。
澄琼浆之素色,杂金笋之甘菹。
素醥浮气,酃醪凝清,献三爵之逾雅,等千日之芳醴。
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虮。
此亦天下之美味,子能从我而享之乎?
外臣曰,藜藿可膳,堪餐,五味口爽,宁假玉盘。
公子曰,若夫钧台之乐,葛天之歌。
七盘之妙节,动六变之清和。
绿绮丽琴,丹山宝瑟。
缕器倕雕,孤枝伶律。
奏白雪之楚缓,陈亭席之吴疾。
跃乌追飞,潜鱼伴出。
将使渐离击筑雍门鼓琴
鸣绕梁之妙响,发愁户之清音。
至如五陵金穴,六郡豪家。
远流歌于东夏,出秘舞于京华。
金钿设翠,步摇藏花。
遥同暮雨,逼似朝霞。
发鬓如点,纤腰成削。
玉齿笑容,红妆绰约。
疾趋巧步,雾袖芬披。
舒蛾眉之窈窕,委弱骨之逶迤。
载金翠之婉婵,珥瑶珰之陆离。
芬芳于梧春之苑,灼烁于长州之中。
于时斜光西委,薄雾舒红。
隋珠照影,罗衣从风。
观者方堤,睹者盈淇。
令二燕之缀翼,使八鹤之增悲。
明君为之饮泣,西施为之解眉。
于是兰闺寂晚,曲韵相和。
对轻风之落景,望明月以清歌。
歌曰,酣醑半兮乐既陈,长歌促节绮罗人。
拂镜弄影情未极,回簪转笑思自亲。
此亦声音之尽妙,子能从我而听之乎?
外臣曰,淫声乱耳,未足入听,方追山壑,永弄林泉。
公子曰,夫心游百氏,理奥六经。
枢机性道,阴阳窅冥。
昭玉牒于年史,览石记而照情。
若夫邹枚上客,扬马俊人。
挥金入赵,易服归秦。
卖舌弹剑,买义追仁。
商榷万古,弋钓陶甄。
池中水黑,席上称珠,判二气之氛氲,辨六爻之终始。
鸟变茏工,凤书云纪。
辞弘八索,辨崇三耳。
至如范睢折胁,豫让拉齿
礼竭中心,报深国士。
碎玉争城,藏图解剑。
见碣石之金堤,望楚都之扬堑。
美陈平之反间,揖子房之智谋。
想秦君之传器,仁汉后之解裘,此亦天下之奥籍,德性之林圃,子能同览悦目,以齐此心?
外臣于是色动清颜,顿解高意,曰,仆虽野陋,颇悦带经,但负薪多疾,未甘斯说。
公子曰,夫氛氲构象,纯杂不同。
共工柱,虽播英风,自古而然,曾何足道?
但吹沙役寇,仰自牺年,吐雾藏妖,闻之尧日,至于今者,昌运天启,握历宝年。
风猷驾层汉,道德漏重泉
至如玄蹄外境,紫舌顽人。
悖而无礼,不沫皇仁。
于是腾三泉之窅漫,戴五旗之飘扬。
引玉车于西陇,鸣金鼓于北邙。
龙泉之雄剑,莹魏国之宝刀。
铦逾巨阙,利拟豪曹。
至如牵钩壮气,斗胆豪心。
绿腰白玉,带佩黄金。
酬恩报死,克远长岑。
騕袅白燕,耀跃青离。
五玉察善,十相无遗。
运腰锦连,半足尘飞。
标威于雁门之境,振旅于龙突之乡。
若乃惊沙绝岸,苦雾绵长。
秋河晓碧,落山黄。
红颜素改,玄鬓斑霜。
征夫抵掌而饮膳,壮士愤气而沸肠。
回云鸟之密阵,背却月而相望。
旗才转而漂杵,锋未至而骖伤。
前锋纷其易帜,后骑决其沙囊。
何汤雪之能比,岂拾尘之可方。
于是呼韩顿颡,龟兹衔璧。
羊牵既袒,熊山已积。
九截同文,八极齐轨。
帝曰念功,班茅赐履。
青紫如拾,赏归诏美。
此亦天下之壮绩,子能从我而效之乎?
外臣曰,葛伯不祀,虽闻汤诰,野叟力弱,未敢振衣。
公子曰,尧舜垂拱,焕彼前闻。
今惟圣历,万代一君。
璧仪照气,玉井珠分。
德合天地,道方华勋。
沧海碧彻,黄河黛文。
爱人育德,泽等春云。
宣尼茂典,周姬礼容。
黄裳进士,清襟俊童。
邦知改俗,国化移风
卖药无藏名之老,河泗无洗耳之翁。
德星夜映,庆云昼色。
异草双条,灵禽比翼。
狐尾既九,茅脊复三。
金船漾宝,银瓮呈甘。
康歌壤笑,悦礼枢谈。
隆周谢德,盛汉知惭。
慈照无生,化湛灵觉
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国被仁寿,家欣教学。
三明鉴道,六度弘风。
出尘照苦,入冥观空。
善识无尽,因性必通。
天不爱宝,地无隐瑞。
百神受职,三苗奉义
石策紫泥,绳金玉刺。
或托讽梁甫,权卧德而龙盘。
或织箔渭滨,耻藏名而凤跂。
于是露点饴蜜,溜泓澄于玉掌,云垂五采,覆旖旎于仙楼。
漾醴泉于浪井,拂垂杨于御沟。
或联七叶,一姓五侯。
外臣于是观色内动,神貌外移,忽正山巾而言曰,盖闻幽居独善,见机往圣。
傥不遗蒙叟,亦愿顺来命(《文苑英华》三百五十一)
叶明经谟挽诗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二十五
兰樵至性迥难俦,亲病愁心日望瘳。
京兆割肌张阿九(《汉书》:介之推割肌存君。此刲股之始。张阿九,见《唐书·孝友傅》。)孱陵尝粪庾黔娄
寒庐伫俟乌头表,佳传行看信史收。
卌载文林托襟契,河桥每过辄低留。
书品论 其七 下之上,姜诩、梁宣、韦秀、钟舆向泰、羊忱、晋元帝景文、识道人、范晔蔚宗宗炳王荟谢灵运萧思话薄绍之敬权、齐高帝绍伯庾黔娄、费元瑶、孙奉伯、羊祜叔子 南梁 · 庾肩吾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六
此十九人,并擅毫翰,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允为下之上。
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南梁 · 庾黔娄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八
《孝经》云:「生则亲安之,祭则鬼飨之」。
《乐记》云:「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周官·宗伯职》云:「乐九变,人鬼可得而礼」。
《祭义》云:「入户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尚书》云:「若三王有太子之责」。
《左传》云:「鲧神化为黄龙,伯有为妖,彭生豕见」。
右七条,弟子此百年,早闻三世,验以众经,求诸故实,神鬼之证,既布中国之书;
菩提之果,又表西方之学,圣教相符,性灵无泯,致言或异,其揆惟一。
但以圣人之化,因物通感,抑引从急,与夺随机,非会不言,言必成务;
非时不感,感惟济物。
而参差业报,取舍之途遂分,往还缘集,沦悟之情相舛。
狎其小识,晦兹大旨。
滞亲闻见,莫辩幽微。
此榆枋所以笑九万,赤县所以骇大千,故其宜也。
若斯之伦,遂复构穿凿,驾危辩,鼓伪言,煽非学,是谓异端,故宣尼之所害也。
我皇继三五而临万机,绍七百以御六辩,勋格无称,道还淳粹。
经天纬地之德,左日右月之明,皇王之所未晓,群圣之所不备,亿兆之所宜通,将来之所必至。
莫不鬯其玄波,而达其幽致者也。
伏览神论,该冠真俗,三才载朗,九服移心,跂行蠢蠕,犹知舞蹈。
况在生灵,谁不抚节。
弟子少缺下帷,尤蔽名理,既符夙志,窃深踊跃。
至如百家恢怪,所述良多,搜神灵鬼,显验非一。
且般若之书,本明斯义,既魔从所排,趣无兼引,自非格言,孰能取正?
略说七条,皆承经典。
譬犹秋毫之凭五岳,触氏之附六军,敢沥微尘,只增悚汗。
弟子庾黔娄和南(《弘明集》十。)
请宫中眼花浪见不得辄奏表 隋末唐初 · 褚遂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遂良言。
昔者圣人之于鬼神也。
闻之而不独信。
知之而不专恃。
是以颛顼依于鬼神。
制之以正。
不惧惊异。
增修仁德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伏惟陛下气盖区中。
威移海外。
拥百万之阵。
顿九夷之颡。
书史所载。
未之前闻。
夫人欢乐则意气高。
悲哀则胆力少。
自不可信兹讹惑。
转移常操。
而宫中嫔列。
谓之妇人。
恇弱周章
眼光浪见。
更相恐惧。
动一惊百。
虽有孟贲壮志。
孔翟精诚。
终不免听之心疑。
闻之意动。
变异之来。
具诸前志。
自须制之以贞正
厉之以安静。
谓之为吉则变。
谓之为祥则嘉。
如臣愚见。
宜敕宫中。
眼花浪见。
不得报告傍人。
更相恐动。
亦不得专辄奏闻。
如此而不安然。
臣受死罪。
谨录前载所见者为吉庆具。
别状以闻。
长孙无忌太子太师房玄龄太子太傅萧瑀太子太保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出处:全唐文卷四
明两之里。实固宗祧。
辅导之职。莫先师保。
是以吕望召奭。腾芳于有周。
叔孙元成。继美于隆汉。
司徒赵国公无忌。器范宏邈。
风鉴秀远。材称栋干。
地兼姻戚。佐命之功。
勒乎钟鼎。论道之誉。
穆乎台槐。股肱是属。
邦国攸赖。教谕少阳。
佥望斯在。司空梁国公元龄。
体业忠肃。识具宏通。
诚著霸图。功宣鼎业。
奉上之节。所怀必尽。
益国之事。知无不为。
必能厉兹六行。审喻三善。
特进宋国公瑀。操行清约。
识局贞正。夙受先遇。
早升朝右。立身之操。
必在于直道。体国之心。
无忘于忠义。辅翼储贰
望实攸归。无忌太子太师
元龄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奉和别越王太宗子贞,则天时为豫州刺史。) 初唐 · 李敬玄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飞盖回兰坂,宸襟伫柏梁。
别馆分泾渭,归路指衡漳。
关山通曙色,林籞遍春光。
帝念纡千里,词波照五潢。
应正论 唐 · 王志愔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志愔大理正奏言。
法令者。
人之堤防。
堤防不正。
则人无禁。
窃见大理官僚。
多不奉法。
以纵罪为宽恕。
以守文为苛刻。
臣滥执刑典。
实恐为众所谤。
常著应正论。
以见微志。
因上之。
其论曰。
尝读易至萃。
利见大人。
亨聚以正也。
六二。
引吉无咎。
注曰。
居萃之时。
体柔当位。
处坤之中。
已独处正。
与众相殊。
异操而聚。
民之多僻。
独正者危。
未能变体以远于害。
故必见引。
然后乃吉而无咎。
王肃曰。
六二与九五相应。
俱履贞正
引由迎也。
为吉所迎。
何咎之有。
未尝不辍书而叹曰。
居中履正。
事之常体。
见引无咎。
道亦宜然。
有客闻而惑之。
因谓仆曰。
今主上文明。
域中理定
君累司典宪。
不务和同处正之志。
虽存见引之吉。
难应行之于已。
余窃惧焉。
仆敛衽降阶。
揖客而谢曰。
补遗阙于衮职。
用谠言为已任。
以蒙养正。
见引获吉。
应此道也。
仁何远哉。
咎繇谟虞。
登朝作士
设教理训。
开物成务。
是以五流有宅。
五宅三居。
怙终贼刑。
刑故无小。
于是舜美其事曰。
汝明于五刑。
以弼五教。
期于予理刑
期于无刑人。
协于中时。
乃功懋哉。
孔子叹其政曰。
舜举皋陶
不仁者远。
此非明辟执法
大人见引之应乎。
季孙行父之事君也。
举窃宝之愆。
黜受邑之赏。
明善恶而纠慝。
议僭赏以塞违。
虞舜之功。
居二十之一。
主司得行其道。
时君不以为嫌。
此非巳独处正。
引吉(一作应正)而无咎者乎。
观鱼于棠。
臧伯正色。
赂鼎在庙。
哀伯抗词。
言者得尽其忠。
闻之不加其罪。
故春秋称臧氏之正曰。
积善之家。
必有馀庆。
此非异操而聚。
引吉之所致乎。
魏绛理直。
晋侯乃复其位。
邾人辞顺。
赵盾不伐其国。
此非正体未变。
为吉所迎者乎。
夫在上垂拱。
臣下守制。
若正应乎上。
乃引吉于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交战于胸臆之中(一作谲正之门)
怀疑乎语默之境。
惧独正之莫引。
忘此正之必亨。
吁嗟乎。
行巳立身。
居正践义。
其动也直。
其止也方。
维正直而是与。
何往而非攸利。
何以明之。
坤六二。
直方大不习。
无不利。
文言曰。
直其正也。
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
则不疑其所行也。
嵇康撰释私论。
曹羲著至公论。
皆以崇公激俗。
抑私事主。
一言可以蔽之。
归于体正而巳矣。
礼记曰。
刑者侀也。
侀者成也。
一成而不可变。
故君子尽心焉。
若以喜怒制刑。
轻重设比。
是则桥前惊马。
希旨论人。
苑中猎兔。
从欲废法。
理有违而合道。
物贵和而不同。
不同而(一作之)和。
正在其中矣。
任延武威太守
汉帝诫之曰。
善事上官
无失名誉。
延对曰。
臣闻忠臣不私。
私臣不忠。
上下雷同。
非国家之福。
善事上官
不敢奉诏。
任延雅奏。
汉帝是其正言
此则归正不回。
乖旨顺义
不以忤怀见忌。
斯亦违而合道。
晏子春秋。
景公见梁邱据曰。
据与我和乎。
晏子曰。
此同也。
非和也。
夫和者。
君甘则臣酸。
君淡则臣咸。
今据也。
君甘亦甘。
所谓同也。
安得为和。
是知济盐梅以调羹。
乃适平心之味。
献可否而论道。
方恢正体之节。
俟引正而遵度。
故曰物贵和而不同。
刘曼山辨和同之义。
有旨哉。
若以不同见议。
未敢闻诲。
客曰。
和同乖训。
则已闻之。
援法成而不变者。
岂恤狱之宽宪耶。
书曰。
御众以宽。
传曰。
宽则得众。
若以严综物。
异乎宽政矣。
对曰。
刑赏二柄。
惟人主操之。
崇厚任宽。
是谓帝王之德。
慎子曰。
以力役法者。
百姓也。
以死守法者。
有司也。
以道变法者。
君上也。
然则非人臣之所操。
后魏游肇之为廷尉也。
魏帝尝私敕
有所降恕。
执而不从曰。
陛下自能恕之。
岂可令臣曲笔也。
是知宽恕是君道。
曲从非臣节。
人或未达斯旨。
不料其务。
以平刑为峻。
将曲法为宽。
谨守宪章。
号为湥密
内律云。
释种亏戒律。
一日诛五百人
如来不救其罪。
岂谓佛法为残刻耶。
老子道德经云。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岂谓道教为凝峻耶。
家语曰。
王者之诛有五。
而窃盗不与焉。
即行伪言辨之流。
礼记亦陈四杀。
破律乱名之谓。
岂是儒家执禁。
孔子之湥文哉。
此三教之用法者。
所以明真谛。
重元猷。
存天纲。
立人极也。
然则乾象震曜。
天道明威。
齐众惟刑。
百王所以垂范。
折人以法。
三后于是成功。
所务掌宪决平。
廷尉之职耳。
易曰。
家人嗃嗃无咎。
妇子嘻嘻终吝。
严于其家。
可移于国。
崔寔达于理体(一无体字)
而作政论。
仲长统曰。
凡为人君。
宜写政论一通。
置诸坐侧。
其大概云。
为国者以严致平。
非以宽致平者也。
然则称严者。
不必踰条越制。
凝网重罚。
在于施檃括以矫枉。
用平典以禁非。
刑故有常。
罚轻无舍。
人不易犯。
防之难越故也。
但人慢吏浊。
伪积赃湥。
而日以宽理之。
可以无过。
何异乎命王良御驷(一作駻)
舍衔辔于奔踶。
俞跗攻疾。
停药石于肤腠。
适见鞅(一作秋)驾转逸。
膏肓更湥。
医人仆夫。
何功之有。
又谓仆曰。
成法之变。
帝王之令欤。
对曰。
何为其然也。
汉武帝昭平君杀人。
公主子。
廷尉上请论刑(一无刑字)
左右为言。
武帝垂涕叹曰。
法令者。
高帝之所造也。
用亲故挠先帝之法。
吾何面目入高庙乎。
又下负万人。
乃可其奏。
近代隋文帝子秦王俊并州总管
以奢纵免官。
仆射杨素曰。
王陛下爱子。
请舍其过。
文帝曰。
法不可违。
若如公意。
我是五儿之父。
非兆人之父。
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我安能亏法。
卒不许。
此是王操法。
叶于礼经不变之义。
况于秋官典职。
司寇肃事。
而可变动者乎。
我皇睿哲登宸。
高视岩廊之上。
宰衡明允就列。
辑穆庙堂之下。
乾坤交泰。
日月光华。
庶绩其凝。
众工咸理。
聚以正也。
仆幸利见大人。
引其吉焉。
期养正于下位。
中正是托。
子何惧乎。
夫君子百行之基。
出处二途而已。
出则策名委质。
行直道以事君。
进善纳忠。
仰泰阶而缉政。
谔谔其节。
思为社稷之臣。
蹇蹇匪躬。
愿参柱石之任。
处则远辞徵召。
高谢公卿。
孝友扬名。
是亦为政。
烟霞尚志
其用永贞
行藏事业。
心迹斯在。
至如水中汎汎。
天下悠悠。
执驭为荣。
埽门自媚。
拜尘邀势。
括囊守禄。
从来长思。
以为湥耻。
客乃逡巡不对。
遂无以问仆也。
无鬼论(甲执无鬼论俄而鬼忽来取求乞免鬼云谁似汝者甲云乙似而便死后乙弟知告甲谋杀兄不伏) 唐 · 赵不疑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惟恍惟惚。甄巨匠于无名。
一阴一阳。鼓鸿钧而不息。
是知天道元远。子所不言。
甲以志尚纵横。心怀贞正
振谈端于海岳。抗高议于云天。
取类阮瞻。疑书生之自屈。
有符宗岱。遇使者之方求。
乙以才貌略同。称其似是。
殊仲偕之昆弟。于此相推。
张衡之后身。斯焉见取。
生乎公府。无闻鹤板之徵。
冥寞幽途。忽见鹊衣之召。
弟以鸰原义切。雁序情深。
惜棣萼之无春。恨泉扃之不曙。
告称谋杀。未达幽明。
语事虽云代命。至理终当溘尽。
舍而不鞠。实谓为宜。
还京次睢阳张巡许远758年 盛唐 · 高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维乾元元年五月日。太子詹事御史中丞高适
谨以清酌之奠。敬祭于故御史中丞张许二公之灵。
中丞体质贞正。才掩偫豪。
诗书自负。州县徒劳。
惆怅雄笔。辛勤宝刀。
时平位下。世乱节高。
贼臣通逆。国步惊骚。
两河震恐。千里嗷嗷。
投袂洒泣。据鞍郁陶。
全谯入宋。收梓捍曹。
心系魏阙。志清武牢。
帝曰嗟尔。龙光豹韬。
宪台戎幕。持斧拥旄。
呜呼。予亦忝窃。
统兹介冑。俄奉短书。
至夔狂寇。裹粮训卒。
达曙通昼。军乃促程。
书亦封奏。遂发趫勇。
俾驱鸟兽。将无止心。
兵亦死斗。贼党频蹙。
我师旋漏。十城相望。
百里不救。纭纭啸聚。
兵锋亦凑。积薪为梁。
决岸成窦。呜呼。
当此虎敌。岂无强邻。
常时肝胆。今日越秦。
坚守半岁。绝粮数旬。
柹椽秣马。煮纸饲人。
病不暇拯。殁无全身。
煎熬甲冑。啄啮胶筋。
慷慨艰险。凄凉苦辛。
呜呼。我辞淮楚。
将赴伊洛。途出兹邦。
悲缠旧郭。邑里灰烬。
城池墟落。何九拒之峥嵘。
皆二贤之制作。声盖天壤。
气横辽廓。让死争先。
临危靡却。呜呼。
□天亦难论。万夫开壁。
一旅才存。衰羸既竭。
力弱相吞。陷阱织路。
梯冲栈门。土壕水合。
木栅云屯。居即其敌。
突无其奔。烟云剑戟。
逼侧纷昏。与求生而害义。
宁抗节以埋魂。呜呼。
悖逆歼溃。干戈将止。
海岳澄清。朝廷郅理。
封功列爵。怀黄拖紫。
伤哉二贤。不预于此。
呜呼孀妇。伶俜爱子。
追赠方荣。赏延兹始。
寂寂梁苑。悠悠睢水。
黄蒿连接。白骨填委。
思壮志于冥寞。问遗形于荆杞。
列祭空城。一悲永矣。
唐故左武卫郎将河南元府君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 唐 · 郑湶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
夫人郑氏。荥阳人也。
左卫兵曹敬爱之孙。陕州平陆县令岳之长女。
世承官族。时谓盛门。
年十八。适河南元镜远。
贞姿雅操。为闺门之表式。
夫人师心道流。早弃华丽。
薰茹不味。日唯一饭者。
卅年于兹矣。诚宜天祐其福。
享以永寿。何神理之不明。
而丧此贞善。以大历四年八月十六日
遇疾终于缑氏之别业。春秋六十三。
有子三人。长曰溥。
次曰涣。季曰鸿。
皆夫人鞠育成立。有慈无成。
夫人属纩之际。敕溥等于龙门安置。
溥等遵其理命。以其年十一月廿一日
安厝于龙门东山南原。单车送终。
俭而得礼。恐岁月遐迁。
失其姓氏。敢述平生。
志于贞石。铭曰。
荥水长源。缁衣袭庆
世传冠冕。人唯贞正
早弃浮丽。归心道门。
六尘无染。一念常存。
伊水之佐。龙门之侧。
封树佳城。岁年万亿。
幽兰赋(以远芳袭人终古无绝为韵) 中唐 · 仲子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五
为国香。生彼幽荒。
贞正内积。芬芳外扬
和气所资。不择地而长。
精英自得。不因人而芳。
况乃崖断坂折。溪分石裂。
山有木而转深。径无人而自绝。
柔条独秀。芳心潜结。
翡翠戏而相鲜。蘼芜生而共悦。
然后众草之中。迥为一丛。
卑以自牧。和而不同。
扬翘布叶。错翠舒红。
宵承皓露。晓汎光风。
倾于阳希所照无隐。托其地知其道有终。
且求之昔人。徵以邃古。
宛成章于楚客。爰命操于尼父
佩之众匪不纫。曲之多匪奚鼓。
夫以薰莸之喻。臭味斯殊。
同之则十年犹有。异之则一日而无。
乃清以为露。滋而为畹。
比德者以之守贞。赠离者以之伤远。
宜其出幽谷之滨。为阶除之珍。
罗堂未晚。被径知春。
依瑶池而自庇。与玉树之为邻。
杜若芳芷。香辛白蘋
俱受生于大块。独取象于同人。
是故也之采。伊人所急。
篇章閒起。比兴俱入。
道之废可锄而去。道之兴可俯而拾。
为君洒微芳于素衿。希见宝于重袭。
郑朗左谏议大夫842年11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予欲左右前后。
皆得正人。朝夕交戒。
儆予之阙。所以分左右而备箴谏也。
思见大儒骨鲠。白首耆艾。
论议通古今。喟然动众心。
所以增其秩而厚其禄也。朝散大夫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上柱国郑朗等。
皆以贞正守道。列于左掖。
从容讽谏。每竭嘉猷。
璜近因陛见。乃能庭争。
执以言责。本于志诚。
昔峻坂乘危。爰丝揽辔。
期门近出。耿况当车。
增主之明。二臣之力。
我求端士。用继前良。
期尔尽规。致予无过。
拾遗左右。汲黯之愿已谐。
禄赐愈多。贡禹之诚当励。
勉思厥职。无忝优思。